新聞中心

TrendForce:即使美國調高中國電池進口關稅至25%,中國仍掌握電池發展的市場優勢


23 May 2024 新興科技 王昊駿

美國白宮於5月14日宣佈針對對中國電動車及電池調高關稅,電動車的關稅從25%調升至100%;電池將從7.5%調整至25%。據TrendForce研究,由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在美國電動車市場銷量占比不足2%,實質影響有限;電池方面,由於調漲關稅即是造成美國車廠的電動車成本上升,市場擔憂對於計畫降低整車成本,以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的部分車廠帶來困擾。

然而,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,中國方形磷酸鐵鋰電池(LFP)電池本就擁有價格優勢,加上美國本土製造的電池成本高於中國約1至1.5倍,即使中國電池的進口關稅被調高至25%,美國車廠仍有可採用中國電池成本的空間。此外,美國近期對於IRA法案中,受FEOC(受關注海外實體;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)規定限制的電池關鍵礦物來源進行暫時性豁免,也證明在電池上無法立即與中國切割,美國車廠仍需要更多時間轉型。

因此,從IRA法案到關稅調漲,短期而言,確實顯示出地緣政治對電動車產業的影響日益加深,對美國電動車廠來看,因應方式包含可與具備成熟電池技術的日韓廠合作,固態電池的布局等都是美國車廠可採取的避險方案。長期來看,要降低電池成本最重要的是提高電動車銷售的規模經濟,美國傳統車廠須盡快於燃油車或電動車之間做出抉擇,避免浪費有限的資源。類似案例以比亞迪(BYD)為例,在決定停止生產汽油動力車約兩年後,年銷量(合計純電車、插電混合式電動車)即超越特斯拉(Tesla),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電池價格有所差異,美國是否有能力生產LFP電池也是關鍵,儘管美國目前大多數電動車使用鎳鈷錳(NCM)電池,但市場消息指出,特斯拉在內華達州的斯帕克斯工廠建立了一條鋰鐵磷酸鋰(LFP)電池生產線,產能預估約10GWh。基於一輛75kWh電池的電動車,10GWh相當於約13萬輛車。此外,LG能源解決方案(LGES)正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一條LFP生產線,預計將於2026年開始大規模生產。其他業者如Gotion、American Battery Factory Inc.、FREYR Battery、Our Next Energy均有建立LFP產線的計劃,但LFP電池可能不會完全用於電動車行業,預期儲能系統(Energy Storage System;ESS)將仍是主要應用領域。

若有興趣進一步了解並購買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相關報告與產業數據,請至https://www.topology.com.tw/Data/report查閱,或洽詢TRI_MI@trendforce.com


上一則
TrendForce:預估第二季MLCC出貨量季增6.8%,AI伺服器備貨需求仍一枝獨秀
下一則
TrendForce:美國關稅壁壘加速轉單效應,台系晶圓廠產能利用率上升幅度優於預期

聯繫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