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(BIS)日前公告最新的未經驗證清單(UVL),名單中可發現滁州惠科光電(ChuZhou HKC)被列入其中,但公告載明若美國供應商要向限制清單的公司運送產品,仍能透過文件的補齊取得許可證。據TrendForce了解,滁州惠科被列入主因是近期計劃由美國進口面板相關分析儀器有關,而此事件並非針對整個中國面板產業。目前滁州惠科及其美系物料供應商遞件及協商的程序正在進行中,故判斷暫時對於滁州惠科的供貨及出貨沒有影響。
據TrendForce研究,2020~2025年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的12吋約當產能年複合增長率約10%,其中多數晶圓廠主要聚焦12吋產能擴充,CAGR約13.2%;8吋方面因設備取得困難、擴產不符成本效益等因素,晶圓廠多半僅以產能優化等方式小幅擴產,CAGR僅3.3%。需求方面,8吋主要產品PMIC、Power discrete受到電動車、5G smartphone、server等需求帶動,備貨動能不墜,導致8吋晶圓產能自2019下半年起呈現嚴重供不應求。因此,為解決8吋產能爭奪問題,部分產品轉進12吋生產的趨勢逐漸浮現,不過整體8吋產能若要有效緩解,仍須待主流產品大量轉進至12吋廠製造,預估該時間約在2023下半年至2024年。
隨著智慧家庭、物流、製造等終端場景其遠端、無人的需求倍增,使Wi-Fi技術迭代更新。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,目前各代技術中,以Wi-Fi 5(802.11ac)為主流,Wi-Fi 6、6E(802.11ax)則處於推廣階段;如若要滿足元宇宙等產業願景的通訊需求,有不少大廠將目標鎖定在下一代更快、更穩的802.11be,亦即俗稱的Wi-Fi 7。考量技術特性、成熟度、與產品認證現況,預期2022年Wi-Fi 6、6E將超越Wi-Fi 5成為主流技術,全球市占率有望達58%。
根據TrendForce調查顯示,2021年電視品牌上半年出貨表現受惠於美國救濟金所帶動,使得北美出貨持續暢旺,與此同時,品牌持續進行面板庫存回補,推升面板價格不斷攀高;下半年隨著歐美疫情趨緩生活回復正軌,疫情紅利不再,需求面臨考驗。此外,原物料和運費高漲墊高整機成本,品牌業者不得不將成本轉嫁至終端售價,即便品牌仍冀望年底雙11及黑五兩大促銷假期,但是受到成本過高導致促銷成效不彰,而終端需求也就此一蹶不振,最終使2021年電視出貨量年衰退3.2%,達2.1億台。
TrendForce表示,2022年第一季整體NAND Flash合約價跌幅較原先預期的10~15%,收斂至8~13%,主要是受到PC OEM加單PCIe 3.0,以及西安封城對於PC OEM採購議價心態的影響。因此,為避免物流面臨風險,採購端也較願意接受較低的合約價跌幅,以盡快拿到產品。但西安封城並沒有對當地工廠的產出造成顯著的衝擊,預計對後續合約價走勢不會產生太多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