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報告 「TrendForce 2022 Micro LED 自發光顯示器成本與趨勢分析報告」,在穿透式AR智慧眼鏡微型顯示器方面,Micro LED光引擎特性表現在亮度、對比度、反應性上優於Micro OLED,非常適合在戶外環境的應用。自2021年至今全世界已經有超過10個品牌廠商推出Micro LED穿透式AR智慧眼鏡概念機,並且相關供應廠商紛紛精進Micro LED技術及加速擴廠,以因應後續的量產規劃,預估至2026年Micro LED穿透式AR智慧眼鏡晶片產值約為3,830萬美元,2023~2026年Micro LED晶片的年複合成長率約為704%。
據TrendForce調查,英特爾(Intel)計畫將Meteor Lake當中tGPU晶片組外包至台積電製造,但該產品最初規劃於2022下半年量產,後因產品設計與製程驗證問題遞延至2023上半年,近期量產時程又因故再度遞延至2023年底,使得2023年原預訂的3nm產能近乎全面取消,投片量僅剩餘少量進行工程驗證。
根據TrendForce表示,2023年DRAM市場需求位元成長僅8.3%,是歷年來首度低於10%,遠低於供給位元成長約14.1%,研判至少2023年的DRAM市況在供過於求的情勢下仍相當嚴峻,價格恐將持續下滑。NAND Flash方面,仍處於供過於求狀態,但該產品與DRAM相較更具價格彈性,儘管預期明年上半年價格仍會走跌,但均價在連續多季下滑後,可望刺激enterprise SSD市場單機搭載容量成長,預估需求位元成長將達28.9%,而供給位元成長約32.1%。
過去兩年因疫情造成的晶片供應鏈斷鏈,以及中美貿易摩擦、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升溫,使得全球各區域經濟體提高對區域生產與供應鏈自主性的關注。據TrendForce研究預估,以全球各區域12吋約當產能來看,至2025年台灣占比約43%,接續為中國27%、美國8%、韓國12%;7nm(含)以下先進製程產能方面,至2025年台灣占比約69%、韓國18%、美國12%、中國1%。相較2022年的格局,顯見美國未來三年將提升先進製程產能占比,而中國則以成熟製程為主軸。
全球透過建置5G網路,滿足個人用戶及垂直產業需求,以持續深化5G實踐,應用領域涵蓋醫療、教育、工業、農業等,形成可複製及推廣之商業模式,並加速5G規模化發展。TrendForce預估,2022年華為(Huawei)、愛立信(Ericsson)、諾基亞(Nokia)三大設備商將佔據全球基地台74.5%的市占。